一起來說說關于廢水零排放技術的那些事兒~~
廢水“零排放”是指工業廢水經過重復使用后,將這部分含鹽量和污染物高濃縮成廢水全部(99%以上)回收再利用,無任何廢液排出工廠。水中的鹽類和污染物經過濃縮結晶以固體形式排出廠送垃圾處理廠填埋或將其回收作為有用的化工原料。
"廢水零排放"的出現會將廢水處理帶入一個嶄新的時代。"廢水零排放"是廢水排放不斷"趨零"的一系列行動與過程,也是一項系統的綜合性工程,必須從全系統、全消耗、全排放的角度去研究污染物的減排問題。
專家說"零排放"≠"0"排放,啥意思?
按照部分專家的觀點,“零排放”就是企業在生產過程中不產生任何廢棄物,或者完全資源化利用。這本身是違背科學規律的,就如動物進食怎么可能不向外界排放垃圾呢。在廢水方面,利用多項水處理技術處理后的水80%可以回用,剩下含有高濃鹽的廢水進行結晶化處理,或者進入蒸發塘進行無害化處理,這樣就實現了廢水不對外排放。
就環保部門來說,目前也不認可“零排放”這個概念。如果嚴格遵守“零排放”概念的話,不僅是煤化工行業,其他工業領域也難以做到。也就是說,任何行業都很難實現廢水零排放。為什么這么說呢?零排放就意味著沒有污水排口,也就是說所有的水都必須要就地解決。這樣會造成以下幾個問題:
一,要把所有的水全部回用或蒸發掉。
二,零排放帶來了危廢上的二次污染并且處理成本驚人。
也就是說,零排放表面看著是治理污染,實際上本身就是污染,或者這么說吧,宏觀上任何額外增加能耗的事情都是污染。所以我們目前能做的就是無限接近零排放。
“零排放”是炒作出來的概念,企業幾乎不可能做到絕對的“零排放”。不過,我們與專家論證中也形成了“近零排放”的概念,目前這個“近零排放”的標準已得到了環保部專家和企業方面的認可。
從“零”排放到“凈”零排放 還有多長的路要走?
其實,近零排放技術的應用目前還是有很多成功應用的案例的,提升設備能力讓近零排放成為了可能。膜分離設備及蒸發技術的成功應用,促使了近零排放目標的實現。
然而,技術難度與處理成本高昂是實現“凈”零排放路上的“絆腳石”。工業廢水一直以濃度高,成分復雜且來水不穩定等特點有較高的處理難度。零排放苛刻的要求也帶來更大的處理難度。處理難度的增加同時意味著處理過程中的能耗的增加。無論是傳統的蒸發結晶還是現在流行的正滲透或者納濾技術,造價都不菲。此外,由于零排放的高標準,企業需要針對實際情況進行客制化處理,也會無形中提高處理成本。
凈零排放作為一種理想,是應當追求的長遠目標。相信,我們離這個目標已經不遠了!!
公司新聞new
- 海水淡化技術解決因缺水而面臨的生存威脅
- 淡水資源“陷入困境” 海水淡化設備“挺身而出”
- 超純水能喝,是真的還是錯覺?
- 半導體純水系統技術應用 成為行業用水重中之重
- 超純水設備成就勇敢的“芯”
- 化壓力為動力 超純水設備助力國產芯片迎來“春天”
- 緩解企業用水問題 實現研磨廢水有效處理
- 爭做制藥行業“綠色生態”發展的先驅者
- 植物提取液濃縮設備助力植物提取物行業步入“快車道”
- “綠色設計”理念 膜分離技術應用提取麻黃堿
工程業績new
- 山東某精細化工廠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項目
- 高效除鐵錳過濾系統在海水淡化項目中的應用
- Aproclean系列智能高效過濾系統優勢介紹
- 某海島集裝箱海水淡化設備項目
- 內蒙古某火力電廠廢水近零排放項目
- 大連某印染公司中水回用項目
- 500m3/h中水回用及部分零排放系統
- 山西某燃煤電廠中水回用項目
- 青島某電廠安裝集裝箱海水淡化系統現場
- 河南某化纖廠中水回用采購項目
技術資料new
- 利用中水回用工藝保障再生水安全,該如何做到?
- 碟管式反滲透設備 高含鹽有機廢水的強敵
- 雙級反滲透系統回收PTA廢水中的醋酸
- 雙級反滲透系統回用硅片清洗廢水
- 反滲透設備攻克工業廢水處理 解鎖“零排放”
- 提升中水回用利用率 緩解水資源短缺矛盾
- 重金屬廢水來源廣泛 如何回用成關鍵
- 鋼鐵含油廢水VS極限分離系統 誰是誰的克星
- 提升選礦廢水處理技術 實現行業清潔化生產
- 焦化廢水零排放要求不斷提高 使膜分離技術成為必然
聯系方式
